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党建工会 > 党建工作

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的实效


来源:学习时报

原标题: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的实效

强起来的时代,离不开马克思主义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,始终是我们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。进入新时代,理论学习教育既面临大好机遇和有利形势,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。作为新时代理论工作者,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担当,透析发展趋势,走进矛盾问题,提出应对之策,为提升学习教育的实效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更加坚定自觉地来一场学习态度革命。主动学习,向来是共产党人的优势和专长。在长期的革命、建设、改革实践中,广大党员干部重视学习、善于学习和勤于学习,把学习当作提升理论素养、坚定政治立场、推进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调研发现,由于多种因素影响,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环节中,还存在“被动学习多而主动学习少”的问题。这是理论学习的大忌。实际上,学习态度问题也折射出信念信仰问题,任其蔓延必然侵蚀党的理论根基。共产党人依靠学习开创历史,也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。“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”,更加自觉、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,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,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号召。这不仅规定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,也明确了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。开展大学习活动,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,让党的创新理论及时入脑入心,在情感、意志和认知上认同并接受党的理论、路线、方针和政策。一是激发学习的内动力。从思想建党、理论强党的历史经验出发,从成长进步、为官从政的实际需要出发,立起党员干部学习责任,强化本领恐慌意识,保持学习热情,实现由“要我学”向“我要学”转变,真正把学习科学理论内化为生活方式、事业追求和理想信念,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。二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。倡导精读篇目和泛读文献相结合、集中研学和个人自学相配合、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融合,坚持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,坚持带着问题学、联系实际学,注重在干中学、在学中干,更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能力素质、思路办法和实际举措,真正做到学有所得、学有所获、学有所用。

注重以高水平人才队伍促进教育持续深化。高水平人才队伍是推动理论创新发展、深化宣传研究阐释的重要力量。当前,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”、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理论工作“四大平台”建设成效显著,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上专家学者很多,但大师大家少、高水平成果不多也是我们正在面临的严峻现实。研究发现,在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高端学术论坛上,中国学者的身影不够多见,中国专家的声音不够响亮,中国研究者的论著不够普及。广大理论工作者要以“为天地立心、为生民立命”的学术担当,秉承“士以弘道”的学术传统,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质量和水平。要从战略高度挖掘和发挥“五路大军”的独特优势,聚力打造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高、精、尖学术团队和领航人物,持续加大学术领军人物培育。要提升识才聚才用才的业务能力,以时不我待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为学术发展护航保驾;在人才聚集、理念创新、学术积累、国际交流、环境氛围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搭建一流学术学科发展的平台,着力发现、培养、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、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,一批理论功底扎实、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,一批年富力强、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,构建种类齐全、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,以一流的学术水平和顶级的人才队伍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,促使大师大家持续深化研究,推出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,在马克思主义的“理论高原”上建设“理论高峰”,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、凝心聚力提供学理支撑。 在宣传教育方式上更加注重互动多维。调研发现,单向灌输的宣传方式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。这一宣传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,严重滞后于网络时代的现实需求。网络时代是互动的时代,也是多维的时代,更是参与的时代。过不了网络关,就过不了时代关。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,对信息化条件下理论武装的载体、平台、形式、内容和实现途径进行集智攻关,研究提升网上理论宣传的受众面、阅读率、点赞率。要注重双向、互动、多维的宣传路径,摒弃填鸭式灌注手段,采取施教者和受教者一体化的融合视角,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近并走进群众心中,及时聆听反馈并完善宣传效果。要善于运用“两微一端”等新媒体平台,积极探索“微学习”“微党课”“微宣讲”“微阅读”等新的学习教育形式,尤其要努力研发“互联网+”宣传平台和应用软件,发挥其多维互动、及时精准、方便快捷和全天候的优势功能,打造既有学术品味又不失生活魅力的思想产品,为理论宣传插上网络化翅膀,不断扩大覆盖面影响力,切实增强亲和力感染力。

用适宜路径让科学理论真正走进大众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书斋里的学问,最终要走向实践,走进百姓火热的生活。调研发现,在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引领上还存在方法单一、渠道不畅的问题,党的创新理论离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尚未全面打通。进入新时代,科学理论应注重采取合适、合宜的路径走进群众,赢得群众。新时代党的理论工作者要坚持人民立场,走出象牙塔,主动深入街道社区、厂矿企业、乡镇村落、军营哨所、网络空间,用科学理论凝聚意志、坚定信念、攻坚克难,教育引导人民携手共创新时代的美好生活。一是坚持受众为先,精准掌握需求侧,适应对象化、差异化、分众化的特点,有针对性地进行靶向“解读、解剖、解疑”,做到“精准滴灌”。二是坚持同频共振,强化媒体联动、打造舆论矩阵,推出受欢迎的系列融媒体产品,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多声部传播科学理论,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时代最强音。三是坚持深入浅出,注重大众化通俗化,紧密联系百姓身边发生的变化、联系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,坚持围绕“小切口”阐述大道理,使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既严谨准确又生动鲜活,真正做到春风化雨、入脑入心。

(作者单位:军事科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)

(责编:谢倩、秦华)



集团简介 | 精品工程  |  新闻动态  |  党建工作 |  联系我们

Copyright?2015 德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湘ICP备13000919号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322号

德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| 网站制作:尚品互动